欢迎您访问西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网站!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理论  理论学习

学习文选 第六期

来源:思想理论科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1-08-25    点击:[12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稳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西华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0520

张小南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中国共产党西华大学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西华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学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在加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谋划学校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全力推进《西华大学2010年-2030年发展战略暨第一阶段行动计划》,稳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而努力奋斗。

一、西华大学组建以来的工作

西华大学组建七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奋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深度融合、原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的重大任务,新校区主体工程顺利投入使用,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校庆五十周年庆典成功举行——这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三年以来,管理水平、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学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注重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廉政建设,认真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共西华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书记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重大事项充分讨论,集体决策。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驾驭学校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带领师生员工开拓奋进的核心力量。制定《西华大学中层干部聘任办法》,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建立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深化,更加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关键是以人为本,更加坚定了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

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全校共设立29个分党委、党总支,172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101个,学生党支部71个。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制定《西华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低年级大学生、优秀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党员的发展工作。2003年以来共发展党员17908人。全校现有党员6807人,其中教工党员1661人,学生党员5146人。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组织干部在外培训学习52人次,举办校内干部培训12期,培训人数达1600余人次;举办学生和教工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4期,培训人数达25430人次。

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形势变化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督导和考评。积极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玉树大地震等重大事件和重要节日为契机,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唱响爱国爱校主旋律,使广大学生思想情操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建立校院两级学术道德委员会,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以“十佳教师”评选为主的师德师风建设平台,营造“树师德、正师风”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不断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打造具有西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创新。凝练总结校训校风并赋予时代内涵,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弘扬“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推进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特色第二课堂。以“西华秋韵”、“西华讲坛”、“西华看世界”、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为代表的大学生文化活动特色鲜明;学生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尤其是2009年大学生参加灾后重建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全校共有学生社团近60个,自办刊物30余种,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近千次,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节目、年年有精品”的校园文化建设良好格局。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做到层层签订责任书,年年述廉检查抓落实。大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效果。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基础,不断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反腐倡廉建设惩防体系,在大宗物品采购、基建、招生考试、财务、科研等关键环节和领域的管理更加规范。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保密工作,建设平安校园。制定了稳定工作预案,多次排查排除了不稳定隐患;维稳组织协调系统在汶川大地震、防控“非典”、“甲流”、校庆5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和事件中经受住了检验。

(二)坚持推进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

2003年利用合并组建西华大学契机,初步完成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构建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2006年以后,重新审视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有碍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和运行机制。

以《中共西华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规定》、《西华大学学院工作细则》为核心,以确保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主要内容,制定和完善了近100项规章制度,涵盖了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对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强化岗位聘任,建立了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建立了测评、推荐、考察、公示、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试用期和任期制等制度。顺利完成2009年中层干部整体换届聘任工作。坚持和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校领导接待日和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积极推进校务、院务公开,重视发挥各学术专业委员会、辅助决策机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及离退休人员的作用,促进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管理。

(三)坚持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抓住重要机遇,广开财源渠道。在努力增加各类办学收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的专项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努力争取本科招生指标,建立应用技术学院,通过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办学收入,努力破解资金瓶颈,目前已经形成总额为13.79亿元的固定资产,为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职工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实施学分制和“质量工程”为牵引,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共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3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精品课程27个。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全国和四川省大学生各类竞赛中获奖300余项。

招生及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到200910月,全日制在校生达34296人;其中:研究生1163人,本科生25907人,专科生7226人。七年来为国家输送毕业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341人,本科生30195人。生源质量好,七年来录取分数逐年攀升,2009年文理科录取线分别高出省控线22分和35分。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2.6%,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9%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科研组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七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139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13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1项。科研经费连年增长,科研经费总计12434万元,2009年达到2938万元。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36篇,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885篇,授权专利24项。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教师广泛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科技进步奖、省、市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等评审工作。

坚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建设。目前已建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流体及动力机械”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至26个,工程硕士领域增加至11个。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强化学科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撑作用,营造崇尚学术的创新氛围。

师资队伍稳定,结构趋于合理。七年来共投资1142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3名教师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6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现有1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6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有23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和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七年来引进、调入和接收教师400余人,其中博士40余人。在1200余名专任教师中,硕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6%

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不断加强。与国外2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美国18所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1+2+1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实施8个中外合作科研项目,公派留学出国59人次。

(四)坚持为师生员工办实事,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学校经费较为困难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保证教职工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大幅度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解决了过去人事分配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住房公积金大幅度提高。坚持开展教职工健康体检,积极推进教职工住宅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新校区建设投资已逾7亿元。新建工程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校园信息化及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加强后勤管理,不断完善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有所提升,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以上各方面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领导亲切关心、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党委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上级领导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七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带头作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学校发展的政治保证。

——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倍加珍惜和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学校发展的组织保证。

——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让广大师生员工的办学积极性尽情释放,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这是学校发展的制度保障。

——坚持深化改革,科学规划蓝图,敢于直面困难,解决制约难题。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共享发展成果,高度重视解决好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营造干事创业、谋事和人的发展氛围。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四川省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扩大开放,集约更多办学资源。这是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以上六条办学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与兄弟院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师生员工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教育教学改革尚待进一步深化,符合时代发展和学校定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显示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严重缺乏;严谨的师德师风以及学习风气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内、省内知名专教授少,学科带头人数量严重不足,缺乏特别突出的拔尖人才;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结构还应进一步优化,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需进一步培养和充实。

——优势学科数量偏少,多学科交叉融合工作推进不够,新兴学科培育和建设亟待加强;科研项目不多,国家级项目和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很少;科研力量缺乏有机整合,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少数党员和干部的服务意识、危机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与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相适应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校院两级的责、权、利关系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理顺,现代大学意义上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尚待建设和完善。部分机关职能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还不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办学经费缺口还很大,争取投入和创收渠道还不广,支出结构还不尽合理。开源节流与经营学校的意识太弱。继续教育规模过小。社会资源与校友资源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战略思路

(一)当前学校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和自觉把握时代的大趋势,保持清醒头脑,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前进的方向和任务,以新的思路去应对新的形势,以新的举措去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大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我们理应有所作为。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工作取向,实施“两个加快”、“一主三化三加强”和“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战略,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成都市正在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在四川省和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地方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与构建和谐四川相协调。

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211、“985”高校具有先天的发展优势,各省属高校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拉开差距。国家即将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省(区、市)也都在研究制订各自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力图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四川省的高校布局调整已经完成,目前,全省共有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44所,高职高专48所。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努力打造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发展,实现跨越。

(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战略思路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弘扬“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育和历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开创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富有特色的强校之路。

学校的奋斗目标是: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全力推进实施《2010年-2030年发展战略暨第一阶段行动计划》,力争用1020年时间,将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根据这一战略目标,学校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10年至2015年,是学校承上启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建设若干省内一流学科和特色专业,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取得显著进步,夯实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基础,力争获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规划建设单位。

——到2020年,在机械、汽车、材料、能源动力等确有特色和建设成效明显的学科上取得突破,争取获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学校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变。

——到2030年,强化优势,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学科和科学研究水平,使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将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西华大学的科学发展是硬道理。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校师生员工头脑,党员干部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成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要努力转变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困扰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要认真思考“怎样办好西华大学”和“西华大学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处理好学校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学校发展和教职工福利增进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科学稳妥地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和力度,把握好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责任落实,分步实施。

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要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以依法、高效、廉洁为主题,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校务公开为重点,以绩效考评为关键,以效能监察为手段,以师生员工满意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要坚持立足实际,走特色发展之路。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对西华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应该承担什么职责、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上能够做出什么贡献进行战略思考,主动面向社会需求,密切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以提供高层次、高质量服务赢得服务主体对办学的大力支持。基于对学校历史优势和服务主体需求的前瞻性思考,我们进一步将服务的主体领域凝炼为“2+X”。“2”指学校重点发展机械和汽车两个学科平台,即分别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为核心,整合校内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四川省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机械工程和汽车工程两个校级研究中心;“X”指学校其他较有实力的学科,紧密结合四川省“7+3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发展的突破口,集成内外资源,形成比较优势,追求异峰突起,出奇制胜,以特色争一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三、今后五年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实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办学水平和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统领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龙头。学科建设要善于抓住机遇,创造条件,重在凝练学科方向、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特色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要从不同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规划,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段投入,提高学校学科整体竞争力。

尊重和顺应学科建设规律尤为重要。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更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西华大学学科建设的特殊规律。回顾七年来的学科建设,相对于学校总体财力而言投入可谓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其症结在于缺少与之相配套的正确的学科战略和思路,科学的论证,得当的办法,有效的措施。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科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今后5年学校要以“博士点建设工程”为重点,以“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规划建设单位”为目标,紧紧咬住博士学位授权规划建设单位所要求的各项关键指标,精心谋划,协调各方,组织力量,配置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到2015年,争取实现国家级“两重”零的突破,力争获准成为博士授权规划建设单位。

(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西华特色的、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形成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

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模式改革工程。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为导向,通过建立毕业生跟踪调研机制,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实施。

实施教学管理深化改革工程,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控制,建立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包括:教学管理文件全面修订;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的健全;选排课体系、学籍、考试、教材、成绩等日常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教学质量二级监控体系的建设等等。

实施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精心打造教学名师,积极探索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团队的新途径。加强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加强省级实验室、教学试验示范中心建设,着力培育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成果。推进研究生教育在观念、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到2015年,争取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标志性成果零的突破。相关省级指标也相应有较大幅度增长。

(三)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进一步强化教师岗位聘任,建立健全岗位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继续探索科学、有效、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校院两级办学成本测算,调动激活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青年教师倾斜。

遵循“总量适度、提高水平、优化结构、稳定骨干、造就名师”的工作方针,采取特殊举措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人才梯队构建工程、科研及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工程,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支持体系,建立校外高水平人才为我所用的机制,以形成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为重点,凝炼一批学科方向,汇聚一批学术团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要崇尚科学精神,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恪守学术道德,坚决反对和惩治学术腐败。

2015年,专任教师中教授比例达到17%,博士比例达到20%,力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实现零的突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师德标兵、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指标应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增强科研实力

积极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与学科建设方向、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相配合,探索学术带头人加创新团队、科研为主岗位设置等新的组织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新的良性发展机制,营造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

科研工作要围绕申报博士授权规划建设单位,扩大开放,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与服务,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重点出击。在保持科研经费、学术论文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争取国家部委的高级别科研项目,要特别注重多出高水平的论文、专利和高级别奖项,尤其是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论文和高级别奖项;要争取在横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重大突破。积极争取国家二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成功。加强对高级别奖项、发明专利和高水平论文等重要成果的奖励力度。到2015年,实现国家级科研获奖零的突破,科研总经费达到或超过6000万元。

(五)扩大交流,拓宽领域,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层次

努力营造良好的外事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我校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开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层次。积极推进与更多欧美大学校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学术。利用国际教育学院平台,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宣传,吸引国外学生来我校留学。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更好地发挥海内外校友在开放办学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六)树立和强化成本意识,努力开源节流

面向社会,努力开源。在努力增加各类办学收入、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专项投入和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制定科学的政策和管理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元化开辟教育服务渠道,包括各类教育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地方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开发校友和社会资源,鼓励开放办学,鼓励为中小城市、中小企业服务,为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职工福利待遇稳步提高争取更多支持。

要清醒认识到学校发展所受到的财力约束条件,实施积极稳妥的财务政策。加强财务审计、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促进财务的规范化运行。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做好国资保值增值工作。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强项目科学论证为手段,激励相关部门利用学校资源创业创新,激励部门和干部职工多做贡献,增加学校财力;不断完善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把节约指标列入校内各部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之中;采取切实举措实施水电管理改革,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绿色校园。

(七)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师生员工办实事

必须持续地关注师生员工利益保障和福利增进。真正做到把师生员工意见作为第一信号,把师生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师生员工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师生员工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积极稳健地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科学规范、优质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使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步入全省高校先进行列。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引进校外后勤服务企业与校内后勤服务企业公平竞争,鼓励校内后勤企业积极为校外单位服务。设立并办好教职工餐厅。逐步添置校医院的医疗服务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教职员工的健康保障。

随着学校发展和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真正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千方百计抓紧推进教职工住房建设,创造条件推进新校区未完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校园物业化管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继续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教职工生活质量。

四、开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现实意义。两级班子和各级党员干部要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作用,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工作思路、工作安排等为全校师生所认识、所掌握,使全校上下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终身化。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制度规范班子的从政行为。班子成员要讲政治、讲原则、讲党性、讲大局、讲纪律、讲规范,党政密切配合,在民主基础上科学决策。要进一步理顺学院党委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学院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校院两级班子都要倍加珍惜和自觉维护班子团结,要以共同追求增进团结、以坚持原则保证团结、以党性修养加强团结、以廉洁自律促进团结。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着力找准解决影响和制约校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找准并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把班子建设成为带领校院科学发展的坚强核心。

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把政治责任感强、原则性强、私心少、有胆识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绩为核心,量化考核指标。构建开放性、多样化的干部培训体系,坚持干部述职述廉和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从整体上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始终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重点加强党支部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与活动方式,强化活动效果,突出特色和亮点。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努力把优秀知识分子吸收到党组织周围,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继续发挥党校作用,不断完善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

(三)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校内民主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营造民主讨论的氛围和环境,学校和学院的重大事务应先在党内讨论并充分征求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党委全委会对重大的问题的决策作用,坚持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接受全委会的监督;党委常委会对干部任免以及其它重大事项决策,在班子成员充分表达意见基础上实行票决制。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校内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积极推进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修改完善《西华大学章程》,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专教授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学位授予等方面要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要充分发挥校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辅助决策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按照责权利相协调的原则,强化学院的管理责任。加强学院教授委员会、教代会、工会在参与和决策院内重大事务中的作用。

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深入推行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健全协商对话、信息反馈的沟通渠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支持教代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重视代表提案办理和落实工作。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统战工作通报会制度,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侨联、无党派人士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并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关心、爱护、尊重离退休老同志,为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创造良好条件。

(四)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认真落实中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抓好廉洁自律、勤政廉政教育,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规范学术行为,纠正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不良风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坚持惩防并举,加强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加强对基建、财务、招生、采购和国有资产等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五)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断深化完善“三育人”工作格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的主渠道,要做好教师选聘配备工作,注重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保证课程质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深化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突出针对性和时代感,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加强大学生党建为龙头带动整个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用党的力量凝聚大学生。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西华大学学生工作后备人才计划”,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辅导员队伍培养、培训,帮助辅导员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学习风气形成。

加强共青团工作,继续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积极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干部的培训。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建设。坚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形成危机主动干预保障体系。关心贫困学生,完善助困体系,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坚持“抓早抓小、工作在先、预防为主”的原则,以排查、跟踪影响稳定的因素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为重点,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学校软实力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根据学校发展现状,在校训校风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凝练具有西华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传统特色、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加强以健康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在继续实施好现有各类文化活动的同时,培育更多的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文化品牌。加大对教职工文化活动的建设力度,规划和实施教职工精品文体活动。结合学校传统特色和时代要求进行文化创新。加强内外宣传工作,着力激发和增强师生员工爱校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西华大学合并组建七年来取得的成绩为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今后五年是我们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同时对学校发展的灿烂前景充满信心与期待。我们要在新一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夺取学校各项工作的新胜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西华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

关于党委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西华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张小南同志代表学校党委所作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稳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大会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西华大学组建七年来学校党委的工作成绩、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学校面临的形势,明确了今后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战略思路;对今后五年学校的主要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报告符合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符合西华大学的实际,反映了全校广大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心愿,是今后五年统揽学校工作全局,动员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实现学校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

大会充分肯定了学校党委的工作。大会认为,学校党委在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思路清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使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呈现出蓬勃生机,为实现今后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会同意报告中关于学校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部署。大会认为,报告提出的今后学校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战略思路和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大会强调,要全面完成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和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抓住有利时机,有所作为,加快发展。

大会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和新一届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为全面完成这次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

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组织实施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取得实际成效,现就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总体要求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出发,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科学发展规划、思路、举措;党员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

  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基层组织,就是要求基层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建, 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二、明确主要内容

  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本单位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各单位在坚持以上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条件。

  三、实施分类指导

  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党员的岗位特点,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

  农村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通过设岗定责、依岗承诺、“一强双带”等形式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借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在区、街道、社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三有一化”,通过开展党员示范楼院、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党组织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和开展“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发挥党员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机关党组织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发挥党员作用,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

  高等学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设计载体,可通过设立党员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发挥党员作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科研、文化、卫生、体育、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等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事业发展设计载体,可结合各自实际,通过创建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争当德艺双馨党员艺术家、“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活动发挥党员作用,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围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和各项业务工作设计载体,可通过开展立足岗位比奉献等活动发挥党员作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党组织还要把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四、扎实推进活动

  各基层单位党组织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中心工作设计主题,把广大党员吸引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要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通过以下方式,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公开承诺。基层党组织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领导点评。上级党组织负责人适时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实事求是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适时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

  ()评选表彰。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适时评选表彰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要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公认度,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

20104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搞好动员的基础上,各基层单位要坚持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掀起创先争优活动高潮。2012年“七一”前,中央组织部将专项表彰2010-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绩显著的先进县(市、区、旗)党委。

  五、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的工作机制。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牵头成立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领域(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垂直管理单位和条块共管单位的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县(市、区、旗)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本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责任。基层党组织要具体负责本地区本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注重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要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

  ()运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和手机短信平台的作用,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的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加强督促检查。采取分领域分行业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对创先争优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有关党组织要及时提出批评,要求限期整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央金融机构、铁道部、国家民航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后,要及时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军队和武警部队的创先争优活动,由总政治部作出具体部署。


关于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实施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结合高校改革发展实际,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中建功立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各高校要按照《通知》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党组织实际及党员的岗位特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基础好的“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以及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确定鲜明、具体、实在的争创主题,使活动目标看得见、工作能落实、党员好参加。

  自20105月至2012年“七一”前,高校党组织和党员要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高校要按照党的关系所在地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有计划、有节奏、分步骤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既要有一定力度,同时要兼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接受程度。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贯穿于高校党的建设全过程,结合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二、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推动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着眼于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特别是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贯彻实施;继续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总结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建立和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着眼于把党员干部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继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头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争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以自身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师生投身于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去。

  三、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高校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要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统筹推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积极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基层党组织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意见和方案,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运用论坛讲坛、读书报告、知识竞赛、参观考察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投身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来,使基层党组织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使广大党员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顾全大局、团结奋进、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把高校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把党的工作向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和覆盖,积极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和学生社团组织中建立健全学生党组织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党代会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制度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改革发展、服务师生员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构建党员学习教育体系,拓宽党员教育渠道,开展经常性党内生活,不断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

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学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及时掌握师生的愿望和要求,畅通师生意见反映渠道和民主参与途径,多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以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抓住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教育监督力度,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师生。

  四、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更好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强化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育人能力。

  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动教学、科研、服务等工作。广泛开展党员教学、科研、后勤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创新学术组织模式,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牢固树立主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等活动,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考评,引导广大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要特别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集中解决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的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

  要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推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建立健全维护高校稳定工作体系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做到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学校安全和校园稳定。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各高校党组织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在地方党委的组织领导和教育部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机构,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整体谋划部署本校创先争优活动。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党建工作组织员、离退休老党员等群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实际,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民办高校党组织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努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和监督民办学校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法规,团结凝聚师生员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党组织要把团结各族师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始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要充分运用专题网站、校园广播电视、校报专栏、专题论坛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进展情况、好做法好经验和新成效。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地各高校要根据活动进展情况,选树并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活动的先进典型,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袁贵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关精神,部署在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

  46,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45,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并对机关党组织、高等学校党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党组织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46日下午,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议,李源潮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握好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借鉴学习实践活动经验,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好。57,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对做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进一步动员部署,强调要把党委领导与系统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根据中央精神,为加强对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教育部党组成立了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对开展活动作出全面部署。各地各学校在地方党委和教育部门的组织领导下,正在按照教育部党组《通知》精神,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开局良好、顺利推进。

下面,我就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再强调以下四点。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承担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要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创新,统筹抓好各领域各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解决制约科学发展、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成果,落实后续整改任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一些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涉及体制机制转变等深层次矛盾,需要加倍努力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继学习实践活动之后开展的又一项重大政治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作用的经常性工作,是对党内集中教育的有机衔接。搞好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兑现对群众作出的承诺;有利于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把学习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做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

  第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央关于教育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抓手,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待党中央审议后将启动实施,教育事业将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规划纲要是大家投入了很多力量、付出了很大精力进行顶层设计,描绘的发展蓝图,今后需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投入更多的力量、付出更大的精力,开拓进取,不懈努力,来实现这一蓝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能否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成功应对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好地把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保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近年来,在中央和各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活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党建工作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作用发挥的有效载体;一些学校领导班子谋划科学发展的能力、解决复杂矛盾的水平还不够高;一些党员学先进、赶先进、争做先进的动力还不足,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实践载体,建立健全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更好地实现以科学理论指导基层党建、以科学制度保障基层党建,以科学方法推进基层党建。

  二、领会精神,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准确把握活动主题、目标要求和主要内容,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

  一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实施,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中建功立业,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二要准确把握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努力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的活动目标。一是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推进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当先锋、作表率。二是在促进校园和谐上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做好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校园安全和学校稳定。三是在服务广大师生上取得新进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多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实际,明确任务、找准位置、履行职责,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服务教学、科研和育人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和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四是在加强基层组织上取得新突破。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造就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活动方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

  三要准确把握主要内容。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中央明确指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基础好;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要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党组织实际及党员的岗位特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做到简便可行、好记好评。要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贯穿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作为加强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推动,使之成为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要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项任务有机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整体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载体。

  三、分类指导,认真谋划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阶段,科学发展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因此,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将按照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和直属机关4个类别,分别制定并于会后印发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强分类指导。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根据自身实际,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分类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第一,高等学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功能,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师生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推动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条例》将于近期以中央名义下发,各高校要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习,使《条例》的要求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加强学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产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引导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养成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普通高中党组织还要围绕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完善学生支部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自强自立的能力,服务学生未来发展等方面开展活动;义务教育学校党组织还要围绕培养学生后备党员,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开展活动

  第四,部直属机关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和谐机关。要以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创建一流业绩为目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切实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在党性、品德、作风、能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执政能力,做好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和谐机关。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党组织要围绕建立健全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组织进一步健全,党组织负责人得到了充实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持续保持了安全稳定。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民办学校党组织还没有完全做到全覆盖,一些民办学校党组织和行政、董事会的职能职责不清,致使党组织负责人不能有效开展工作,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民办学校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相对落后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民办学校要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努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和监督民办学校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法规,团结凝聚师生员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二是民族地区学校和民族院校党组织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四、加强领导和指导,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对待,行动上积极主动,务求圆满完成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任务。

  一是落实好责任。根据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将加强对部机关创先争优的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指导,通过研究制定指导意见,建立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深入各学校开展调研督导、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等形式加强分类指导。教育系统各基层党组织要具体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整体谋划部署本部门本单位创先争优活动。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党建工作组织员、离退休老党员等群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二是掌握好进度。自20105月至2012年“七一”前,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要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有计划、有节奏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七一”前,要在搞好动员基础上,围绕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并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专题,各级党组织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从明年7月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活动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专题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突出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各学校要在党的关系所在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好各阶段任务,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基层党建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在借鉴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经验的同时,要注意与专题集中教育活动的区别。既要避免一阵风,也不能抓抓停停、松松散散,要符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接受程度,结合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营造好氛围。要根据活动进展情况,充分运用专题网站、校园广播电视、校报专栏、专题论坛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进展情况、好做法好经验和新成效,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党员身边的典型人物,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健康顺利开展。

  同志们,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精心组织 科学谋划 各高校积极推动创先争优活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北京大学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动员、狠抓落实,强调创先争优活动与正在开展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支部评选相结合、与基层党建创新立项活动相结合、与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工作相结合、与学生党员“旗帜引领计划”相结合。该校将修订、出台《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发扬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以贯彻落实《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为主线,以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重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突出工作指导,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清华大学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全面部署,研究制定了《清华大学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该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活动时间跨度覆盖学校百年校庆活动和清华新旧百年交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从今年4月到明年7月,以迎接建党90周年和学校建校100周年为专题,结合学校党建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展活动;第二阶段从明年7月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专题开展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分党委书记会,学习传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学校党委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部署,提出启动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明确了开展活动的意义、内容、步骤。会上,学校领导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说明,强调要紧密围绕 “创先争优促发展,十年腾飞跻一流”的活动载体,针对学校基层党组织、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学校建立了开展活动的组织领导体系,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中国农业大学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明确指出每位校领导根据分工和联系要求,指导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校要求基层党组织要紧密围绕“讲奉献,谋发展,促和谐,创一流”主题,注重调动和激发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确保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具体分三个层次:分党委和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基层组织”活动;教职工党员积极开展“争做育人标兵”活动;学生党员积极开展“争做成才表率”活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根据教育部党组部署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提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做好“五个结合”,即要与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制机制结合起来;与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及申报博士点工作结合起来;与筹备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总结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与筹备学校60周年校庆活动,总结60周年办学经验与历史、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与加快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推进“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创先争优与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

  山东大学提出全校党员要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通过参加活动进一步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对不同层次的党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教师党员要更加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更加热爱学生,更加富有创新精神,更加爱岗敬业;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党员要特别注重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学生党员要更加刻苦学习,更加注重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服务人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离退休党员要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继续关心支持学校发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根据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面向不同对象抓好活动载体建设。教学科研党组织和党员,以“提升内涵、教书育人”为主题,以“教书育人党员先锋团队”(或科研攻关党员先锋团队)和“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为载体开展活动;机关职能部门党组织和党员,以“转变作风、师生满意”为主题,以“党员先锋团队”和“优秀共产党员•管理服务标兵”为载体开展活动;后勤服务保障党组织和党员,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题,以“服务保障党员先锋团队”和“优秀共产党员•服务保障标兵”为载体开展活动;附属医院党组织和党员,以“两好一满意”为主题,以“医疗服务党员先锋团队”和“优秀共产党员•医疗服务标兵”为载体开展活动;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以“永葆本色,贡献余热”为主题,以“老党员服务先锋团队”和“优秀共产党员•老党员服务标兵”为载体开展活动;大学生党组织和党员,以“发奋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以“学生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团队”和“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标兵”为载体开展活动,形成活动丰富多彩、每个部门单位都见实效的良好局面。

  河北农业大学《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以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着力推动师德铸造工程、素质提高工程、党员示范工程、阵地建设工程、崇洁敬廉工程、“百千万”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找准开展活动的着力点,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贴近基层单位实际,贴近党员需求,贴近发展要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常性”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

(中共清华大学党委)

摘自:《光明日报》2010613

围绕中心,分类指导,力求活动取得实效是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

  “经常性”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核心,只有把经常性的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联系实际、分类指导,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我们紧密联系学校科学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紧密联系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工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活动主题,号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挥积极作用。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在活动中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如教职工党员紧密结合“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实际来开展活动,本科生党员以“两个计划、两项工程”为载体,研究生党员以“两创两争一深化”为载体,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以“创建五好支部”为载体,后勤职工以“厚德服务”为载体,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明确目标、创新形式,抓基层打基础是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

  我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先进基层党组织要做到“五个好”:优秀共产党员要做到“五带头”。我校根据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明确了不同党员群体“五个好”、“五带头”的具体内涵,如研究生创建先进党支部的“五个好”是:骨干队伍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模式好、工作业绩好、同学反映好。争当研究生优秀党员的“五带头”是:带头坚定信念、带头学习科研、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全面发展、带头弘扬正气。

  我们考虑要与十七大以来我校党建方面的新举措相衔接,如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重视在青年和骨干教师、学生党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带头人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支持党支部开展课题调研和特色活动;开展支部评议,评选和表彰优秀党支部书记,增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荣誉感和党建工作的凝聚力等,不断给基层党建带来新思路、新活力。

  我们准备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广大师生党员的积极性,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如在本科生党支部和党员中强调“知行并举,固本深根”,重点实施“两个计划”和“两项工程”,“两个计划”是以加强理论学习为主题的“固本计划”和以开展社会实践为主题的“深根计划”,“两项工程”是以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主题的“先锋工程”,和以推进班集体建设为主题的“堡垒工程”。根据研究生党支部和党员的特点,开展“两创两争一深化”活动,即“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创建研究生先进集体”活动;“争做优秀研究生党员骨干”活动、“争做又红又专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活动;以“党群‘1+1’,携手争第一”为主题深化党群联系。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以“创建五好支部”为载体,做好党员服务群众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关工委新成立了学生党建工作协调小组,通过“老少支部共建”,老同志担任组织员等方式,具体推进。后勤系统通过设立党员服务示范岗等,鼓励党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厚德服务,在服务中育人。

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作用是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的保证

  学校党委明确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职责,要求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认真地计划安排,认真地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校报、电视、网络等各种校园媒体的作用,采取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从学校工作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活动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不断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我校的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将创先争优与作风建设相结合

(中共北京工业大学党委)

摘自:《光明日报》2010613

坚持四个结合,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抓党建、促发展,着力解决好学校事业发展这一首要问题。我校党委紧密结合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新要求,在高质量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同时,全面谋划“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新思路,努力提高办学的特色和水平。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抓整改、促落实,着力解决好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我校结合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的要求,切实落实《北京工业大学服务北京行动计划》,重点解决好学校发展思路与办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加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等四个问题。注意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切实兑现承诺,努力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效果。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抓载体、促和谐,着力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作风建设的具体内容: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和完善沟通的渠道和机制;二是求真务实,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文风和会风;三是艰苦奋斗,勤俭办校,建设绿色校园;四是积极探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效方式,切实提高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形成党内良好、和谐的民主氛围。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抓基层、强基础,着力解决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为重点,贯彻落实《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广泛开展争创先进为重点,确保活动取得阶段性实效

  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为重点,在全校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争创“五型党支部”活动。学校党委积极搭建平台,以迎接建校50周年为契机,开展“迎校庆,谋发展,促和谐”主题党日活动;以教工党支部为重点,开展学习型、实践型、民主型、服务型、和谐型“五型党支部”建设活动;以党建研究为引领,设专项经费支持党建课题立项工作,加强党建理论的探索。教工和学生党支部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努力按照“五个好”的基本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通过质量工程、创新工程、党建讲堂、红色“1+1”等活动,拓宽工作领域,强化组织功能,争创先进党支部。

  以深化“红烛工程”为重点,在教工党员中开展努力争做育人标兵活动。通过“红烛工程”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丰富师德建设内容、创新师德建设方式、落实师德建设保障,推动师德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努力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术道德修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按照教职工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设立党员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示范岗、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德先进和育人标兵评比表彰,培养并形成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工勤队伍。

  以争做“五星党员”为重点,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当成才表率活动。按照“五带头”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争做“五星党员”活动,即在集体中要团结协作、勇于奉献,争做奉献之星;在同学中要想人所想、乐于助人,争做助人之星;在学业上要持之以恒、努力学习,争做学习之星;在科研上要刻苦钻研、锐意创新,争做创新之星;在实践中要不畏艰苦、深入社会,争做实践之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学校党委一定认真贯彻中央以及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和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继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为首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中共山东大学党委)

摘自:《光明日报》2010613

立足实际,三方面推动创先争优

  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创先争优活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我们坚持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开展工作的先导,做到层层动员,全面覆盖,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到思想更重视、行动更坚决、方法更科学、工作更扎实,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

  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下功夫。我们立足学校实际,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着力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上来,进一步明确了“山大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办学目标,确立了学术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学术振兴行动计划,有效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稳步有序发展。

  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注重基层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对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效的制度认真总结,既注意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载体,保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又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在内容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做到与时俱进。我们重点加强了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服务和联系群众制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等长效机制建设,充分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保证了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巩固基础,细化工作

  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方案。着重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精神,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和党员队伍素质等,做好统筹安排。学校层面,将不断加强整体谋划和分类指导,安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联系点活动点评和指导,组织阶段性现场观摩和总结交流。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调查研究,进行定期总结,做好督促检查。基层党委将重点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进一步鼓励基层创新,推动工作落实。山东大学有46个基层党委,930多个党支部,2万余名党员。在活动中,学校党委将进一步抓好活动责任、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的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和载体上大胆探索创新,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坚持示范带动。我们将充分发挥校内外媒体作用,加强信息宣传报送。开辟校报专栏和“山东大学先锋网”主题网页,广泛宣传中央精神和活动情况。推出一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典型,在今年七一前夕,进行集中宣传,用典型力量推动活动扎实开展。


推动特色融合的一流大学建设

(中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

摘自:《光明日报》2010613

围绕中心,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提出了“打造空天信融合特色,谋划学校科学发展,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更大贡献”的实践载体,凝聚了师生共识,形成了一系列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围绕这一远景发展目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成为当前乃至相当长一个时期学校最重要的中心任务。学校党委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讨论,把“锐意创新,科学发展,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

  强化科学的办学观,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办学的过程中,始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突出“质量、特色、创新”这条主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坚持“好字优先,好中快进”的原则;继续推进从拓展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从培养常规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变,继续推进“大楼、大师、大爱”三者同步提升,着力培养国家的优秀建设者和领军、领导人才。

  落实新的发展战略,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认清时代特点,坚守大学使命,从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出发,推进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的“三合战略”,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和拓展国际合作的突破,落实英才培养、学科攀升、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科研领航、国际品牌等计划,重点打造国家实验室顶级平台和沙河新校区一流校园工程,大力开展卓越管理行动。

  服务发展师生利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服务师生”的群众观,统筹全局,兼顾当前和长远,抓住重点和关键,通过抓发展,实现师生的根本利益;通过抓建设,满足师生的直接利益;通过抓统筹,协调师生的群体利益;通过抓帮扶,解决师生的切身利益,让广大师生得实惠。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确立“围绕科学发展抓好党建,抓好党建促进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培养国家优秀建设者和领军领导人才、同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充分认识和把握党建工作的规律,遵循客观性,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结合实际,设计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围绕“锐意创新,科学发展,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一主题,学校党委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相衔接,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相衔接,与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具体任务相衔接,以实施党建创新工程为载体,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在教师党员中,开展“德教双馨,求真创新”主题活动,争做教书育人的模范、科研创新的先锋、学生最爱戴的老师。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涵养大气品格、追求一流学问、创造精彩事业、践行责任人生。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务实奉献,率先垂范”主题活动,深入基层,改进作风,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奉献先锋。在后勤职工党员中,开展“爱岗敬业,服务师生”主题活动,比热情、比技能、比服务、比贡献,争做优质服务标兵。在离退休教工党员中,开展“老有所为、共建和谐”主题活动,引导老同志比学习、比境界、比健康、比功德。以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全覆盖,把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落到实处。

重在行动,力求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是持续不断的建设过程,关键是重在行动、发挥作用,避免就党建抓党建、以评比代争创。

  一是在谋划学校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以“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为契机,党组织抓调研、出思想,深度参与学校“三大规划”、“九个计划”和26个学院规划的制定,形成全方位、立体化、互动式的规划编制工作模式。

  二是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创先争优。组织开展“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的大讨论,动员党组织和党员在培育创新拔尖人才方面找差距、想对策、求突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和机制。

  三是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创先争优。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家重大专项和科学前沿,广大党员在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中发挥中坚作用,争当自主创新的排头兵。

四是在树立党组织和党员榜样作用中创先争优。学校党委推出“共产党员群英谱”、“共产党员十杰”、“感动北航人物”、“学生最爱戴的老师”,注重发挥党员专家在创新团队建设和“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的特殊影响力、感召力,让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李长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时强调

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摘自:《经济日报》2010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5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今年适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李长春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和电机楼,仔细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向为哈工大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老教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满怀深情地说,校风、教风、学风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哈工大遵循“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铸就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励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在展示著名教师马祖光事迹的展板前,李长春指出,要以马祖光同志为楷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园,李长春详细了解哈工大近年来在宇航技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他希望哈工大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强大动力,以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大学为主攻方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活动中心,李长春听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并与部分学生代表亲切交谈。他指出,大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要紧紧抓住教书育人、育人为本这个根本任务,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

  调研期间,李长春来到哈工大第一学生公寓,走进学生寝室,与学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还走进学生餐厅,细致察看学生就餐环境、饭菜种类和价格,并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感谢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李长春强调,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把改进管理服务与加强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中增强育人功能,在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同参加了调研。她指出,哈工大历史悠久、传统光荣、校风优良,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爱国敬业、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传统在这里代代相传,包容开放、勇攀高峰、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刘延东希望哈工大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努力造就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提升科研整体水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服务社会,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和吸引国际化人才,努力走在东北亚高水平大学前列,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从“气质”到“精神”

——南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速写

摘自:《光明日报》201064

  在南开大学,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这样几段经历:入校时递交“义工报告”、开学时集体学唱南开校歌、“一二·九”纪念日手持火炬在校园内长跑,“九·一八”哀悼日鸣钟宣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注重细节育人的南开大学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于校园生活的点滴之中。

细节雕琢“南开气质”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南开大学第二教学楼的入口处,矗立着一面刻有《容止格言》的字牌,每天行至此处,南开学子都会默念着这段格言,在镜前整理仪容。

  南开校父严范孙先生拟就的这条“容止格言”,让无数在这里求学的青年塑造出健康挺拔的“南开气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南开学校创办伊始,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严范孙便以“自立立人”为教育宗旨,从细节着手开始对学生的精神锻造。

  90年来,南开大学新生第一堂课和毕业生最后一课的内容总是相同的:数千名大学生在操场上整齐肃立,高唱昂扬的南开校歌,追慕“以铸以陶,文质彬彬”的儒者风度和“汲汲骎骎,月异日新”的进取精神。

今年4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南开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们经过反复推敲,精选了一批阅读书目向本科的学弟学妹们推荐:鲁迅的《文化偏至论》、葛兆光的《汉字的魔方》、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百余本经典著作登上了这份特别的书单。“腹有诗书气自华”,2008年开始,南开大学每学期都会举行“专业读书会”、“主题讨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出青年学子交流阅读心得的重要平台。迄今,参与这些读书活动的师生累计达4000多人次。与此同时,“周末乐坛”、“名家论坛”、”“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百项工程”、“天大南大研究生联合学术节”……不计其数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审美品位、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公能”浸润“南开情怀”

  “公能相济、德才兼备”是南开的育人目标,也是贯穿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

  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南开历来要求学生“知中国,服务中国”“崇尚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建校初期,校长张伯苓即开教育界先河,创建“活”的教育模式——设立社会调查课,鼓励学生走向民间,了解社会现状。办学90年来,这一传统一直得以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

  今年5,南开大学与天津市南开区政府联合开展的“青年服务团”活动正式启动,50多名博士生到区内近百家企事业单位挂职服务;去年暑假,20名南开学生赴江西省万载县开展实践调查,由万载县任命到相应委、办、局、乡镇担任副职……每年,南开大学都有近百支社会实践队伍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公能校训的浸润中,淑世为公成了每一位南开学子共同的情怀。曾作为“天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员的南开学生严少华,如今已是历史学院世界历史专业二年级研究生。两年前,他和28名大学生来到地震灾区陕西省宁强县,参加为期1年的专项志愿服务。他说:“支教的日子每天紧张而充实,从学生纯净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奉献的快乐,领悟到什么是人生的价值。”

爱国诠释“南开精神”

  爱国,是南开精神的核心。创建于民族危亡之时的南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提出“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上世纪20年代,南开大学成立东北研究会,以实际行动救亡图存;西南联大时期,南开大学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建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开展社会、经济、民俗、地理调查。

  如今的南开园,“红色生日”让学生党员重新体味感动和责任;“红色领航计划”让研究生党员和本科新生党员“牵手”前行;“红色网站”——觉悟网凝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红色博客”——“晨钟博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式……“红色”是南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色调。

  近年来,南开还成立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奖励制度”和“理论研究立项资助制度”,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并自觉付诸实践。在南开大学2008届毕业生中,5.25%的研究生和10.37%的本科生选择到祖国西部挥洒青春……来自河南农村的经济学院2009届毕业生安银阁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远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检察院工作,与几名南开同学一起成为服务西部的志愿者。安银阁说:“老师鼓励我,要到基层去建功立业,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南开大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素质教育之中,潜移默化,培养健全而乐群的个体,进而凝聚成富有感召力的‘南开精神’。”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申泮文院士深有感触地说:“这正是南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之处!


上海大学“问题导向”模式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65

主动答疑 随堂反馈 问卷调研

  自从第二节思政课开始,上海大学自强学院学生张悦就喜欢坐到教室最前排了,因为他觉得顾晓英老师的课非常有魅力。他对半年前“双顾”组合上课的情形记忆犹新:“在顾晓英老师主持下,顾骏教授讲的课非常形象,大道理也变得可亲可感。”

  大学生常有一些疑问和困惑在心头盘旋,课本里却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思政课教学是照本宣科不予正面回应,还是积极应对主动解答?上海大学果敢地选择了后者。“双顾”组合授课方式即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思政课教学的一次实践。

  20097月,上海大学受教育部委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个为什么”试点工作任务。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领导下,学校面向64个班级近万名学生开展试点,并以此为契机探索“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广泛采集、系统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们不是从已有书本出发,而是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变“配餐制”为“配菜”和“点菜”相结合,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说,“六个为什么”的问题逻辑与思政课教材的体系逻辑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不是讲“是什么”,而是讲“为什么”。他认为,理论只有扎根于实际,回应大学生的关切,才会有生命力和说服力。

  在试点中,上海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通过随堂反馈、问卷调研、网上互动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收集了近2000个问题,其中不乏尖锐和敏感问题。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问题进行分类分层分析,提炼出大学生关注的200个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使之与“六个为什么”有效对接,进而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

  上海大学把“六个为什么”分别纳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学生问题、“六个为什么”与原有的教学体系相互融为一体。如今,包含了200个问题及其回答的《释疑与解惑》一书已经出版,成为满足大学生“点菜”需求、贴近他们心灵的特色思想政治读物。

  在部分班级,学生上思政课前会得到一张随堂反馈纸。反馈纸课后收回,需填写的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达感受、确证理解、阐述观点等4个部分。教师以反馈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课程测评的依据,以随堂反馈取代期末考试,建立全新的考核指标体系。这种反馈为学生卸去了考试的压力,却“逼”着他们踊跃提问、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而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

  “问题导向”的反馈与考核体系让学生对重大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升了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调查显示,40%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前提前查阅课程相关书籍,51%的学生希望每周一次进行纸质随堂反馈。学生由被动考核转向主动考核,教师的“讲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学生王行说:“老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授课解答了我的疑问,也激发了我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兴趣,让我收获了素质的提升和价值的认同。如果让我说效果,我只会鼓掌。”

  自2006年以来,上海大学开始探索实践思政课“项链模式”,多学科专家的讲课、优质多媒体课件、专职教师的精彩问题解答都像珍珠钻石一般,镶嵌在普通授课的主线上。学校设立了李梁工作室、胡申生工作室等两个上海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以此为依托开展教师培训、举办教学观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承担“六个为什么”试点工作以来,上海大学已邀请21位院内外专家进入课堂,“问题导向”的魅力也不断释放出来。

  上海市教卫党委宣传处处长赵扬认为,上海大学在“六个为什么”试点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了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这种探索为全市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说:“‘问题导向’模式是上海大学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作出的初步回答,今后学校将在机制设计、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并让育人的目标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记者董少校)

短评:源于心灵又达于心灵

  上海大学思政课在多年“项链模式”的实践基础上,抓住试点“六个为什么”的契机,进行“问题导向”教学的新探索。从学生的反馈来说,这种“问题导向”的模式取得了成功。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止步于研究者的工作,它还应释放精神的力量。这需要先进理念和有效手段进行传播与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为大学生所接受。

  上海大学的“问题导向”教学倾听了学生内心的声音,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源于心灵又达于心灵。


上海大学留住学生不靠“点名” 受追捧的思政课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531

这里有一群“明星”教师

  登陆上海大学乐乎社区论坛,很偶然地点开这样一个帖子:“请大家给思政课的老师打分”。帖子已经叠得相当高,学生们打了高分、“强烈推荐”的好老师竟然有十多位。

  在上大学生眼里,这些思政课老师,真有不少都称得上“明星”。

  胡申生教授,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胡申生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是资深社会学专家。每次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总能联系国内外政治时事话题,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时时精彩生动,师生互动环节,总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的解答。他担任试点教学后,学院做的几次效果测评统计中,九成以上学生在“教学满意度”里都选择了最高的A档。

  顾晓英教授的思政课居然能生动到像文艺晚会一样。

  李梁副教授,上课时总能穿插着各种制作精美的图文、影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可以从王力宏的某首歌词切近中国近代历史事件,课堂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喜欢他的学生们自称“梁粉”,说他的思政课不光“紧随潮流”,更“震撼心灵”。

  在上大,有许多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用“点名”或很少“点名”,但照样能赢得众多学生追捧。

这里有一群“钻石”嘉宾

  “让所有思政课教师都成为明星、每一节课都精彩绝伦?不可能。但我们可以通过程式化管理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让学校的思政课形成较高的整体水平。”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这样说。既鼓励思政课教师张扬个性,形成多种课堂教学风格,又打造若干种教学模板,拔高思政课教学“水桶”的“短板”。这大概就是被认为理论色彩过于浓厚、易流于枯燥说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所地方院校中受到学生普遍好评、进而与前几所部属名牌大学一起赢得教育专家关注和认可的根本“奥秘”吧。这是他们找到的最有效程式——思政课教育的“项链模式”。

  在上大,讲台上有时会站两位老师。其中一位是任课教师,另一位则是针对某个专题内容来“客串”的嘉宾,形成活泼的对话或访谈。根据课程内容,嘉宾可能是善于演讲的理论专家或知名人物,有时是学生们身边的榜样。

  如果说明星教师是思政课教学链条中的“珍珠”,这些嘉宾,则是镶嵌进课程体系里的一粒粒闪亮的“钻石”。

  专家们不可能走进所有课堂。但他们和明星教师们的“精彩一课”可以制作成视频课件。这些“多媒体积件”就像一块块“积木”,不同个性和风格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这些“积木”搭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更丰富而生动。

这里有一群回答“为什么”的学者

  20097月,上大与北大一起,成为教育部“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试点。仅2009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近70个平行的思政教学班级、上万名学生,老师们收集到了近2000个学生们最为关心和困惑的问题。

  上大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请来校内外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并将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和思考汇集成厚厚五本一套的《上海大学“三进”项链丛书》,成为所有思政教师的教学参考。

  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思政课由此形成了基于问题逻辑的基本教学体系。从学生中收集到的问题“抓人”,到位的解答自然能够提高思政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思政课在这里的教师心中,不是有些边缘化的“公共课”,而是关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有高水平不能胜任的核心课程。惟有它,涉及内容上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重大问题,下至学生成长需要的个人问题;教师要带给学生的不再是“是什么”,而是一连串对“为什么”的根本追问和透彻思维。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028-87723092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           邮编:6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