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网站!

精神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精神文化

【聚焦】两年20+篇高质量论文!西华大学这个跨学科团队,太牛啦!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张雪萍 曹文学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1081]

在西华有这样一个团队,成立时间不到两年却硕果累累,老师学生都是SCICSSCI高质量论文的高产户;这个团队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激烈,师生之间你追我赶,奋力拼搏;这个团队的学生一早就起床学习,每天都要到研究室坐班;这个团队国际交流频繁,他们研究的都是世界一流、国际前沿、当下最新的学术和实践热点。这个团队就是西华大学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研究院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跨国内外高校、跨学科、跨行业、跨专业的研究团队。研究院致力于经济学、管理学两大学科的前沿研究,攻关国家级研究课题,培养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学术人,努力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传递“西华声音”。

点击视频,了解这个很“牛”的团队

这样的氛围 想不出成果都难

来到位于二教305307的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教研室,你会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同学们有的在埋头看书,有的在电脑上看英文文献,有的在用软件建模,还有的和老师一起几人为一组在激烈讨论。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青春阳光,你能感受到热血沸腾,你甚至感觉他们每个人都星光闪耀。

研究院学生作分享

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现有青年导师13名、外聘专家学者7名、研究生26名,目前只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研究院注重把“整体知识观”贯穿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有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专业,下设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研究、数据驱动供应链决策优化研究、互联网品牌战略研究、西部新经济发展研究四个研究方向。

相较于传统“一对多”的形式,即一位导师同时指导多名研究生学习的方式,研究院采用“导师组”的模式培养学生,每位同学将由主导师和副导师共同指导学习,主导师由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副导师由青年博士教师担任,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导师对于学生学习、学术研究指导更有针对性,师生之间沟通也更加密切。

研究院师生作学术交流

“国内外知名教授+西华导师+研究生”,这样的团队在研究院有8个。研究院邱虹老师说:“以前大家都单打独斗,现在在这种模式下,大家围绕一个方向一起学习,一起研讨,感觉效率很高,我们老师在里面也收获很多。”

研究院具有优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采用全体坐班的制度,要求所有老师和学生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除了坐班制,研究院还实行导师淘汰制,严把教师准入制度,把导师的思想倾向、人品、学术能力、学术规范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不合格教师进行淘汰。

同时,为了搭建统一的平台,研究院积极打造“研究院官网”“公众号”“研究院学术沙龙”等院级平台,展示研究院师生课题申报、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交流、实践活动、校园活动等情况。研究院还建立了“国际经管研究院师生群”“国际经管院人力研究团队”“国际经管院区块链研究群”“一个有气质的导师及研究生群”“铃铛一响”等微信群,用于师生交流、思想碰撞、分享前沿动态信息等。

“最期待周末学术活动。”对研究生们来说,研究院每两周一次的学术研讨会是最期待的事情,都会邀请一个专家、一个研究院青年老师和两个学生做分享。研究院特别重视学术研讨会,每次活动都精心组织,邀请不同的专家,分享研究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思想和观点,也会对国家课题申报、主题选取等方面的内容作指导。

东南大学杜运周教授为研究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我校特聘教授杜受祜为研究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最近邀请过四川省社科院的杜受祜教授,杜教授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理论和路径”为主题,从城市现代化新的历史任务出发,先后介绍了城市治理范式、公园城市的特点、目标导向及建设路径,给研究院的师生一个新的研究视野,他还对申报国家课题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指导。青年老师们会轮流就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内容、研究范式进行分享,讲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学生们会讲述自己近期所作的论文情况。

研讨会既是师生对研究情况、研究进度的一个总结汇报,也是师生们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的好时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学术研讨会非常重视、非常感兴趣。每一次分享和讨论都能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每一次沟通和交流都是下一步灵感的升华。

研究院召开学术研讨会

除了研讨会,研究院内每个团队、团队与团队之间还会不定期召开组会和讨论会。团队内的组会一般由导师按照课题的进度来召集,在组会上,大家会就课题中的内容进行讨论,也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同的声音使老师和同学们有了更多不同的想法。而不定期的讨论会更是常见,有可能在某天下午,老师和同学就研究课题中的内容有了新的想法,就会立即召集相关的人员展开讨论,每一个参会的人都会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气氛非常地活跃和热烈。

团队里每个人都星光闪耀

如果说一个团队是一艘前进的船,那么学校特聘讲席教授陈维政就是这个团队的领航人。陈维政教授学识渊博、见解独特、严谨认真,研究院师生都特别喜欢这位学者,他在研究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成立研究院之后,陈教授每周都来这里,给我们很多的指导,经常帮助研究院的师生修改论文,并且还为研究院搭建与外部高校、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邱虹老师说道。

陈维政教授为研究院新生作入学教育

研究院与国外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保持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方涛教授、万方教授、张霆教授、施春明教授等曾多次应邀到研究院做学术报告,指导学术研究,对研究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很大。

研究院还有学生眼中的“学术大牛”、人力资源权威专家边慧敏教授,“温暖大白”赵修文教授,有“西华王祖贤”之称的胡冬梅副教授,“跨界歌王”郑义副教授,“廖·颜师·严师·长友”廖长友副教授,“聪明的一休”杨小杰副教授,温文尔雅的“院草”陈昌华副教授,乐观积极的“娃娃音”陈玉玲博士,温言细语的“梅梅姐”黄梅博士等,他们都是研究院这艘轮船上深受学生喜欢与尊敬的“水手”,在学术的海洋里帮助学生扬帆远航。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万方教授西华行为学工作坊2020活动在云端召开

不到两年的时间,研究院就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共计立项科研课题1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6项,区政府课题1项;共计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SCI/SCI期刊文章12篇,CSSCI/CSCD期刊文章5篇,中文核心3篇,普通期刊1篇,CPCI-SSH国际会议论文1篇,顶级国际学术会议1篇;出版专著2本,编写教材1本;研究院研究生参与多项课题,2019级研究生立项研究院创新基金课题3项。

邱虹老师与国外高校的张霆教授合作,今年发表了一篇SSCI(一区),获批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发表了1篇中文B类期刊中国管理科学,并且带领研究生王倩研究的关于“疫情下不同政策下的应对差异”的文章也正在投SSCI。邱虹老师感慨地说:“国内国外专家联合指导,所以出成果就比较快。而且有国外专家参与,学生留学也很方便。我的所有成果,都是得益于有这样一个好的团队。”

师生交流

在团队中大家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驱使着大家共同努力,使得做学术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双向促进,共同进步。导师一方面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一方面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形成导师与学生的双向学习、双向提升。

胡冬梅老师深有感触:“以前做科研完全是一个人,一个人想,一个人写,最多老师们给你一点小的修改建议。现在心态完全变了,只想着要多学点东西,要做出成绩来,不然都要被学生超越,指导不了学生了。”

研究院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研究生都是按照博士生的标准培养

“我们的学生都是按博士标准要求的,可以说研究院的学生出去不读博士都是一种浪费。”黄梅老师笑着说。

在研究院里,导师们会对学生在学术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标准,无论是从学生入学的选拔面试,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研究论文的过程中、亦或是学术成果的反复打磨,都是高标准的。除此之外,研究院还在奖学金的评选中突出学术能力,要有质的学术,而不要“量”的学术。

研究院召开暑期国际学术研讨会

研究院的研究生刚被录取,便提前加入导师团队,开始看论文,梳理文献,进行纵向学术课题、横向企业实践课题等的研究。“复试刚过,5月,郑义老师就开始发论文给我看,并要求我到学校后讲给他听,文章的框架、结构,讲的是什么内容,背景是什么,讨论是什么,都要一一讲出来。开组会的时候我们再一起更深入地讨论文章内容。”研二学生刘丽说道,2019年整个暑假,她和同门吴明佳都在学校看文献,分析论文,和老师讨论。

除了平时的课程外,研究院的同学们还会学很多东西,首先必须把英文水平提上去,然后还要不停地学习统计方法,研究方法访谈,学习问卷设计。另外,老师们还会给他们报很多网课,包括Python、数据建模、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链等。

研究院师生到成都市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参观交流

2019年,研究院学生与德国留学生进行交流

老师们非常认可研究院的同学们,在他们眼里,这些研究生肯学好学勤学,而且学习能力很强。黄梅老师感叹到:“我们好多学生早上很早起床,研究室门还没开,就在寝室里准备考雅思、写论文。晚上要工作学习到10点多,才会在保安叔叔的催促下离开。”

在一个关于新都政府的课题上,研究院的李响同学和郑可意同学通过自我学习,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学会了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的相关操作,并且将其灵活运用,甚至给本科的同学进行操作讲解。在一项关于疫情政策的研究上,由于需要进行数学模型数据模拟,研究院的王倩同学自学了Python软件,并将其运用于论文当中。像李响和王倩这样的同学在研究院还有很多,他们都能够自觉地去进行学习,并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充分利用研究院的这个平台,扩充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术。“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研究院的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研究院师生作学术交流

做学术的路上需要“耐得住寂寞,享得住长远”,对于研究院的每一项学术成果来说,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反复修改才出来的。

刘丽同学现已在SCI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有4篇论文正在筹备中,她今年被学校评为“2020年西华学术之星”。谈起在SCI上发表的关于“药品供应链”的论文,她感慨万千。在阅读了30余篇文献后,她想自己动笔写文章,从去年10月反复与老师们讨论确定论文方向,到建立文章框架、写初稿,然后反复修改论文,再到今年11月论文发表,整个过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她对第一次收到审稿人意见时的情况记忆犹新。投稿后,她每天都会打开邮箱看有没有回复,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12点过,她终于收到了审稿人的意见。当时她是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文章没有被拒,说明审稿人初步认可了这篇文章,焦虑的是对方要求文章要做很大的改动,并提出了20多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她没被困难吓倒,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将这些问题全部攻克。“这个过程真的特别艰辛,请教了特别多的老师和同学,郑义老师也请了他的博士同学、同事帮着解决问题。是郑义老师支撑着我,才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才能发出文章来。”刘丽感叹道。

研究院第五次学术活动中,刘丽作学术分享

刘丽在SCI上发表论文一篇,还有4篇论文在筹备过程中

李红黎同学利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2篇高质量论文,其中一篇被CSSCI录用。她选择“农民工”作为研究方向。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她认为,一方面自己是受了老师们的影响,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让中国2.9亿农民工群体在充满数字化变革的现在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老师们推荐的书籍《博雅光华》对她触动很大,上面有一句话“在国际期刊上讲述中国故事”,李红黎也希望能够在老师们的指导之下,“用中国智慧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去展现中国的力量。”

“把自己放置到社会当中,发现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我们从人力的角度出发,可以怎么去做,可以怎么去出谋划策。”李红黎一直记得老师们的教导,感受到学者的风范,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她时刻提醒自己:“我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研究生。”李红黎跟着老师做了很多农民工访谈,现在都形成条件反射了,出门打滴滴车、外出和朋友聚餐等,只要意识到身边有人是农民工身份,她立即跟对方聊得火热。李红黎对英语也很感兴趣,第二篇论文,她直接就用全英文写的。

研究院第五期学术活动,李红黎作论文分享

李红黎完成2篇高质量论文,其中1篇被CSSCI录用

一排多肉生机勃勃地排列在窗前,阳台的小草莓还在缓缓生长,咖啡机静静地安放在沙发旁,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是不是还以为自己走进了哪家下午茶店,其实这里是研究院办公室。这些“温馨暖人”的场景,都是老师们精心布置的。

胡冬梅老师表示:“我们研究院的学生们都是非常自觉、务实的,所以我们对学生更多的是以关注关心为主,生怕他们压力太大了。”老师们在平时会讲一些比较幽默的笑话,也会打趣让同学们与隔壁进行“联谊”,有的时候还会买一些好吃的。“既当姐又当妈”“比起师长更像家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这里都有家一样的感觉。

李红黎回忆自己考雅思时,由于压力特别的大,晚上十点多准备回寝室时在楼下遇到了胡冬梅老师,老师给了她一个拥抱,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和安慰。

“学者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专注于学术研究,又不忘回归生活点滴,这就是国际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专家、导师、学生的强强联合,征服学术的长路还需要继续前行,研究院,在路上。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028-87723092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           邮编:6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