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网站!

高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理论   高校动态

200余名专家齐聚西华大学研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    作者:翟元平    发布时间:2023-12-04    点击:[1397]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讲道理的课程,是实现价值引领的课程!”122日,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00余名专家学者相聚西华大学,聚焦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是什么、为什么要塑造、塑造什么、怎么塑造等重大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深入学术探讨和研究。

122日上午9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研讨会开幕式在西华大学郫都校区四教报告厅举行。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胡卫锋,四川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先波,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力出席会议并致辞。

胡卫锋表示,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塑造,直接影响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和社会的认同度,聚焦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开展学术研讨,有助于破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面临的现实问题,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理论,进一步激活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动力。

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胡卫锋致辞

李先波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塑造,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和社会的认同度。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西华,共研思政课形象塑造,体现了强烈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推动思政课建设不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先波致辞

张力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思政课建设改革情况,表示将进一步打造思政金课堂,发挥好课堂主渠道育人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后,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同济大学陈大文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云南大学蒋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西华大学张力教授、广西科技大学赵君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浙江大学代玉启教授、四川大学张洪松教授等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围绕研讨主题,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价值意蕴、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谈到价值意蕴时,冯刚教授指出,深化思政课科学形象建设,是思政课性质和功能的现实要求,是助力思政课科学传播的重要抓手,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赵君教授认为,塑造思政课良好的公众形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现实价值,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更好促进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特”在哪里、“强”在哪里、“好”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作主旨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赵君教授作主旨报告

谈到理论内涵时,四川大学张洪松教授表示,公众对思政课的理解往往只是一个大体的印象,必须要落实到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等各个要素中,这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公众形象。思政课的公众形象中,还有一个视角,即谁眼里的公众形象,主要包括学生、思政课教师本身、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大众。浙江大学代玉启教授从形塑背景、形塑内容、形塑主体、形塑方法等方面作了阐释,提出基于语境转换的高校思政课形象塑造优化,即知识形象优化、队伍形象优化、文化形象优化和社会形象优化。

四川大学张洪松教授作主旨报告

浙江大学代玉启教授作主旨报告

谈到影响因素时,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认为,教师的公众形象是影响思政课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公众形象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思政课的公共形象。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要注意三个维度:即自我塑造、舆论塑造和认知塑造。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认为,景观社会导致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景观无意识”现象的产生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异化,主要包括为求“新”而新的教学工具的异化,为求“变”而变的教学形式的异化,为求“乐”而乐的教学目的的异化,报告提出了消解异化的策略。

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作主旨报告

谈到优化路径时,同济大学陈大文教授从怎样塑造“大先生”角度作了分享,他认为塑造思政课公共形象,就是要让思政课教师做到立大德、怀大才、有大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德,以教师之爱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启迪学生,帮助学生追梦圆梦。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认为,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当通过思政课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努力提升课程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科建设能力、宣传教育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能力、社会大舞台示范引领整合作用等能力,成为兼具科学家、学者、教师、心灵引路人等结合的职业化的思政课教师。云南大学蒋红教授认为,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自塑”“他塑”和“综合塑造”等途径,塑造思政课良好的公众形象。

同济大学陈大文教授作主旨报告

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作主旨报告

云南大学蒋红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冯刚教授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深化思政课科学形象建设》为题作了分享。报告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思政课的建设发展和思政课科学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四个鲜明时代特质:第一个是鲜明的政治底色与丰富性多样性的统一,对于思政课创新来说,既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也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进行多样化探索;第二个是注重问题导向与稳定性长期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课堂内外发现问题,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整合各类资源,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第三个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不但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全球眼光与国际视野;第四个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思政课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课程内容讲活、讲透,回答好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

西华大学张力教授以“提升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实践路径思考”为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报告认为,提升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一要进一步彰显高校思政课课程的形象,既要彰显课程传导主流意识的理论形象,还要彰显课程本质是讲道理的政治引导形象和彰显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铸魂育人形象;二要进一步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包括把握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根本遵循、擦亮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鲜亮本色、塑造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高的职业形象以及锻造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的思政形象;三要强化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社会传播,构建多维度宣传体系,以大众化话语阐释好马克思主义,打造思政课教师公众形象的展示平台。

西华大学张力教授作主旨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以“关于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构形的思考”为题,对完成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构形的条件、方法、步骤、举措等作了分享。报告认为,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构形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数字化构成要解决的是思政课发展的最终指向问题,解决思政课数字化教材来具体呈现、具体承载公共形象的问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情景、图景以及场景问题。报告强调数字化构建需要打造新的形象:一是思考可提供承载的平台,包括技术平台,为思政课数字化提供物质条件;二是思想平台,如国家公共智慧教育平台的开放;三是规则平台。数字化构形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历史脉络的熟悉,其次是解决可供支持的队伍问题,既包括理论教学队伍,也包括实践队伍、管理队伍以及技术队伍。最后报告提出了数字化构成的举措,概况来说是三个发力,包括靠移动发力、数据发力以及学生发力,要使三者有效组合。

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作主旨报告

122日下午,来自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27位专家学者,围绕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与教学改革创新两个主题展开研讨。专家学者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从国家形象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形象中的认知错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空间的障碍与路径、高校辅导员工作等方面深化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理解;聚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人工智能引领思政数字化转型、教师政治品格塑造、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话语体系优化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路径方法。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和西华大学共同主办,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合影

相关链接: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简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英文译名“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缩写为CSEDS)是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于2005年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是由从事教育战略、规划研究和教育决策、管理的相关机构和人员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易班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028-87723092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土桥金周路999号           邮编:610039